欢迎进入花卉园林有限公司

关于DB游戏 | 在线留言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20-08980898

联系DB游戏

DB游戏(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988888888
电话:020-08980898
邮箱:admin@zbjintian.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造园与对偶: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意DB游戏(中国)-官方网站识

所属分类:科普知识发布时间:2024-12-16 11:43:25点击量:

  DB游戏2024年12月10日,“意匠古今”系列讲座第三辑,“多面的园林” 系列第一讲“中国古典文学与园林艺术”,在北京林业大学成功举办。

  特邀主讲人贾珺教授,为广大的文学与园林研究者和爱好者带来一场全面而深入的跨学科解析。通过中国古典文学的视角,探索园林艺术的精髓,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并为园林设计与文学创作提供灵感与思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馆长、中国建筑学会史分会理事

  园林是一种景观或人居环境,通过人工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精彩片段,主要借助建筑、假山、水景、植物以及匾额、对联等元素来表现。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很多方面难以直接进行比较。尽管如此,因为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共享着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在表现形式上有许多共通之处。

  文学将园林视为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在大量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中都能发现对于园林的描述。中国古典园林因其浓厚的文人气息,常将经典的文学主题纳入造园范畴,通过实体形式再现文学中的精华。两者相辅相成,互动发展了数千年。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尝试考察这两个复杂而高超的艺术门类,探讨它们之间的关联。

  首先,我们从诗词谈起。在历代诗词中,对于园林的描写极为丰富,也极具文学性。

  东晋的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所营造的园林不像后代园林那样具有完备、发达的山水景观,更像是一种高级的农村乡间宅居。他诗中描写的田园风光令人羡慕,后来许多文人园林都以陶诗中的园林风光为样板。

  在他最著名的一首《饮酒》诗中,除了广为人知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前四句也表达了优美的园林意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达了躲避世俗喧嚣的愿望,几乎是所有文人造园的强烈动机。陶渊明并未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建造园林,而是选择在有人烟的地方,却能屏蔽嘈杂的世俗干扰,他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即使身处尘世,只要心灵能够超脱凡尘,自然就不太受尘世影响。这一理念后来被许多文人园林所效仿。

  《红楼梦》是迄今为止对园林描写最细致、最丰富的一部小说,尤其里面描写的大观园,号称“天上人间诸景备”。

  据考证,历史上至少有十几座园林被认为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这些园林遍布南北。实际上,大观园并非完全依照某个特定原型来描写,更多可能是作者将所见的南北方皇家及私家园林的片段融合而成。这类似于文学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不可能完全还原出一个历史真实人物。

  小说中还提到大观园的建造过程异常复杂,类似于公司运营,家中贾母是最高董事长,两位老爷是实际负责人。他们有明确的分工制度,每个环节都精确到位,这一描述生动概括了当时的造园过程。

  贾宝玉在园中的居所为怡红院。正厅悬挂着一块匾额“怡红快绿”,照应着两侧的景致:一侧种植着芭蕉,另一侧种植着西府海棠。海棠呈红色,芭蕉呈绿色,因此得名“怡红快绿”。

  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主要种植竹子,后来很多以竹为造景主题的园林都会喜欢强调以前黛玉住过。

  薛宝钗居住的蘅芜院有两个特点:一是院内几乎没有空地,被一座大假山占据;二是院内几乎不种植常规的乔木和灌木,全部是草本植物,且为芳香植物,这两点在造园中都是比较特殊的设计。

  “稻香村”是许多皇家园林和规模较大的私家园林中常见的场景,即园林局部模仿乡村田园,种植蔬菜、水稻等农作物。

  栊翠庵是妙玉居住的地方,大家记得一个细节:公子小姐们举行诗会想要一株梅花,发现栊翠庵有。这引发了一个关于大观园原型是南方园林还是北方园林的讨论。当时在北方,特别是北京,梅花露天是活不了的,必须以盆栽的方式、冬天移到室内才能过冬,因此这成为南方派重要的论据。

  除了园林景观,书中还有大量关于大观园游乐活动的描写,包括一年四季各个节日的庆祝方式等,这些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人与园林互动的素材。

  说完了园林与诗词、文赋、戏曲、小说这四个方面的关联,下面想进一步探讨,除了以文学描写园林这种相对容易理解的现象,这两个艺术门类之间的深层共性。他们还存在哪些内在关联?

  特别要提及的一个概念是“对偶”。对偶是中国文学中一种经典的表现形式,很可能是中文特有的,世界上大部分其他文字难以实现。已经有人开始讨论这一话题,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偶”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对偶与对称不同。对称指的是两边完全相同,而对偶则是两边大致相当,但有所变化。古人写对联时,如果上下联完全对称则显得无趣。例如,山对水、花红对柳绿,这些都是对偶的例子。西方园林大多以对称为主,采用几何方式,两边都一样。中国园林则强调不规则和层次感,对称的情况不多见,但在北方某些园林中也会出现对称效果。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更容易看到对偶。

  以北京中轴线上的紫禁城御花园为例。御花园的庭院和建筑布局几乎都对称,但可以看到两边也存在差异。例如,东南角的绛雪轩平面呈凸字形,而对应的养性斋则呈凹字形,两者几乎可以嵌合在一起,这是故意营造的不同效果。再看北边,堆秀山对应西边的延辉阁,即以山对楼,也属于对偶。在大部分地方对称的情况下,局部出现对偶,为原本刻板严谨的空间秩序导入变化,同时不损害中轴线的规整态势。

  又如苏州狮子林。元明时期的狮子林有12景,这12景中除了两景较为独特外,其余几乎两两对应,位置也接近于一东一西。例如,两座名为含晖峰、吐月峰的石峰,都是太湖石且有大洞,一个能让阳光从内部射出,另一个则能透射月光。

  再如颐和园,其山水是在天然山水基础上经过人工改造的,改造后的湖山关系特别像太极图的变体,如阴和阳互相嵌套。在东岸和西岸的一些局部景点,也存在明确的对偶关系。例如,东岸有铜牛,象征牛郎,而西岸则布置了耕织图,象征织女;一东一西跨越昆明湖,形成银河。东岸和西岸分别有一座城关,一个叫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一个叫宿云檐,供奉关圣帝君,东文西武,依然是对偶关系。

  这些例子提示我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除了可以学习西方园林的对称手法,还可以采用中国园林独特的对偶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一个以风月、山水、亭台为背景的独立舞台,园主的种种栖居游乐行为有明显的自导自演的戏剧化倾向,以风雅的前人为扮演对象,或将古人想象为园中的良朋佳侣,超脱尘世,如梦似幻。

  我觉得是这样,它的好处是更有利于园林文化的普及。我们纵观园林发展史,其实越早期的园林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园林的总数是偏少的。到后期,就是周围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体量就会缩小,因为大家越分越细,所有很多普通人家也能够造一个水平不很高,但是也有花有草有山有水的小园子,这是一个逐渐普及的过程。很多年画里面也会画园林,很多瓷器也会把园林作为一个图案。这都使得更多的民众,他不见得造得起大型的园林,但或多或少对园林会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文学艺术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无意当中记录了很多,当时园林的一些真实生活,一些普通人家所建园林的特征。

  书,大家可以去读一读,比如说有一些造园著作,也可以当文学作品来看。再比如有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浮生六记》好多人读过,有很多篇章写主人在园林里面生活的场景,可以帮我们了解很多当时造园的一些情况。

  《颐和园》在今年重新出版,我觉得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这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和读者们共同体会颐和园的历史和景观的关键所在。《颐和园》不像一般的、偏说明文的写法,更像是一个记叙文的写法。新版《颐和园》中还收集到大量的、目前能够看到的珍贵的照片和样式图纸,包括一些古代的宫廷绘画,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机会翻阅这本书。

  《颐和园》作者贾珺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解读,以通俗而感性的笔触,深入挖掘了颐和园背后的历史、造园手法和人物逸事。

  全书共分八章。前五章勾勒颐和园前身——清漪园的历史脉络,从皇权的威严与私欲的交织中,深入剖析其造园理念、精妙布局、诗意韵味及深层含义,同时,缓缓揭开乾隆帝鲜为人知的一面:他那出尔反尔的造园执念,对江南尤其是杭州西湖风光的偏爱痴心与深情复刻,以及“缩地成寸,纳景入怀”的恢弘构想。随后的三章,则聚焦于颐和园历经沧桑后的重生之路,详尽探讨了其如何在劫难后得以修缮恢复,再现了帝后生活空间的奢华与雅致,以及现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风貌与魅力。

  《颐和园》不仅是一部引领我们领略中国皇家园林艺术巅峰之作的精致导览与审美手册,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对于空间布局的独特追求、心灵世界的丰富图景以及深邃厚重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漫步园林间,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韵味与历史沉淀。

  全书共包含全国76个地区218座古建筑,16幅已湮灭古建筑复原图,30幅精美手绘,读完全书,可以对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一个全景式的、总体性的认知。与此同时,全书紧密结合历史讲建筑,给了读者一个很好的认识中国历史、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经由建筑,进入中国古代文化史卷。

电话:020-08980898
liNK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2-2025 DB游戏(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